中国的刺绣文化历经千年,尤其四大名绣榜首——苏绣,享誉国内外,如今苏绣里的乱针绣在市场声望颇高,乱针绣产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江苏丹阳、是中国著名美术家、思想家及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和杨守玉先生他们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以及能诗能章、能画善绣的文化修养、用多年实践操作、改良及再创作而诞生的一种神奇的新绣种、被当今誉为中国第五大名绣.

宝应绣
《不老爱情》

而宝应乱针绣是由上世纪80年代从常州传入宝应鲁垛,虽起源于常州却繁荣于宝应鲁垛。因其立体感强、色彩丰富、以线带色、以针带笔,将画理与绣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刺绣艺术,是利用特殊的乱针技法来制作的“针画”。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把不同方向、不同颜色的直线条交叉重叠堆积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前后物体的空间关系及色彩变化。打破了传统的“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框架,针法活泼、线条流畅、层次感强、擅长绣制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作品。宝应乱针绣特别注重色彩效果,比一般刺绣的层次要多很多,其多样的色彩度,独特的艺术效果,炫目却不紊乱,视觉效果几可跟西洋油画乱真。随着市场的发展,客户对精细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宝应乱针绣也与时俱进,在原来色彩丰富,运针大胆灵活的基础上将苏州刺绣的精细典雅融入自身。如今的宝应乱针绣既有常州乱针绣的色彩丰富,针法灵活,又有苏州刺绣的精工细作,耐人寻味。使得宝应刺绣在刺绣瑰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形成自己一种独特的刺绣语言。

宝应绣父亲
《父亲》

宝应乱针绣逐步形成了具有宝应特色的一个重要产业.随着时代单发展、目前、宝应绣特色产业正加速发展、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10多个国家、成为全国刺绣工艺的后起之秀和国内最大的乱针产业基地、拥有刺绣企业60多家、绣娘4000多人。宝应绣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朱军成、莫元花、汤祝萍、王文兄。尤其汤祝萍年多来她乱针刺绣领域具有丰富的成果,为多国元首绣制过肖像,并受到高度好评,作品屡获国家级大奖。多幅作品陆续被省市级工艺美术精品馆收藏。 

宝应绣金丝猴王
《金丝猴王》

    日常,汤祝萍在专研技法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关于宝应刺绣历史传承与创新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论文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第6期【工艺美术】杂志刊登,并被2015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工艺美术】采编。论文【浅析宝应刺绣发展创新之路】与【浅议宝应乱针绣的艺术特色】以及【宝应绣发展思路之我见】在“艺博网”上分别发布。更值得一提是2015年祝萍策划组织了42位绣娘赶绣了一幅《扬州胜迹图》为扬州庆城2500年而献礼,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汤祝萍希望在政府和行业大师们的领导和栽培下

共同打响宝应刺绣品牌、让更多人理解到宝应绣的魅力所在!

咨询热线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513号